小暑(國曆7月6或7或8日)(今年是7月7日)
小暑過後,氣溫就開始直線上升,俗諺說:「小暑過,一日熱三分。」過了小暑真正的炎夏就來臨了。這時期也是颱風最頻繁的時候,古人多用小暑的天氣,來占卜該年颱風災害的情形。
「六月初一,一雷壓九颱,無雷便是颱」是說六月初一這天若打雷,則當年颱風就會少一點,若這天沒有打雷,那麼受到颱風侵襲的機會就會相對比較高。
又說「六月防初,七月防半」就是說六月初跟七月中產生的颱風破壞性最強,需要嚴加防範。而「小暑驚東風,大暑驚紅霞」意味著小暑前後吹東風,或大暑傍晚紅霞滿天,都意味著颱風將至的徵兆。
節氣與民俗
小暑前後天氣炎熱,傳統上人們會利用這段期間,曝曬被褥衣物,消除梅雨季節帶來的潮濕。「六月六,曝龍袍」便是說古代宮廷也都利用這暑氣來曬龍袍。由於天氣炎熱,人們也特別注重消暑,「六月六,仙草水米笞目」仙草水與米笞目是夏天最消暑的食品,人們在這天飲用期盼消除暑氣。
另外,傳統上有所謂的「三伏」,三伏為初伏、二伏以及三伏,初伏的時間約在小暑左右。三伏這段期間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熱的時候,中醫的觀念中認為「春夏養陽,冬病夏治」所謂在三伏日以中藥貼穴,藉最盛的暑氣來調養身體,是傳統醫學養身的方法。
小暑左右的信仰盛事為六月初六開天門,又稱「天貺節」,民俗上認為利用天門開的日子,到廟裡向神明祈求最為靈驗,特別是運途不佳或是想要補財運的人,也可以在這一天到寺廟去「補運」。
本文章為純分享傳統民俗知識。
若您覺得不錯,也請您按讚分享給親朋好友~~